第295页

没有看到文字,只听李纲口中吟唱豪迈,郑智听得似懂非懂,却是听得话里行间,万马崩腾,觇虏营,长弓大箭,六军随至。也知李纲在说军伍战阵。

一曲而罢,李纲持杯来敬,郑智也起身对饮,心中也是佩服,文人作词,便是如此有感而发,信手拈来。

“伯纪可从军否?”郑智也是借着酒意去问,大宋朝问文人从军,自然是可笑的事情。

“有何不敢,提三尺刀锋,踏虏万里不归!”李纲当真也是有些喝醉了,亦或是听得郑智与鲁达等人军阵上的故事,也受了许多感染。酒意之间,却是也要提三尺刀锋了,与这李纲最近学骑马,极为相合。

第二百九十四章

大宋前后三百年出头,文人骨气,不出李纲、文天祥之辈。

中国的英雄,大多数都带有悲剧色彩。

郑智看着已然喝醉的李纲,趴在桌子上,口中还有呢喃。郑智对于李纲的看重,就在那一句:一切罢和议。

刚刚却是还知道,李纲在国子监进学的时候,监生第一名!

李纲是那不折不扣的文人,文人中顶尖的人物。也贯彻了古往今来诗书经典之中忠义的精髓。

第二日大早,郑智启程往清池,李纲座下健马相送。

郑智频频回头去看李纲,不时加快一些马速,李纲都能跟上,郑智心中也有几分惊讶,李纲当真与这个世界所有的读书人都不一样。便是与周克文也有不一样。

周克文算是读书人中的君子,父亲出考题,周克文便避嫌不考,宁愿再等三年,有宋一朝,科举本是一年一考,随后一年两年都有,到得英宗之后,便定妥下来三年一考。大宋到了如今,早已经是关系人情的社会,还能做到这个份上,周克文已然就得是君子清流。

李纲在郑智心中,则是进步青年。如今李纲认识了郑智,能进步到什么地步,也看郑智如何引导。

“伯纪,你这骑术不差啊,这般速度你都跟得上!”郑智慢慢停下马步,回头与李纲说道,自然也是夸奖。大宋文人,李纲已然就是一个异类。异到以后会招所有文人集团的排挤。

“哈哈……这党项马着实纯良,习练起来也顺手,再过得些时日,必然能随诸位任意驰骋。”李纲显然也知道郑智还是在照顾自己,没有真的纵马狂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