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页

冯云山看着罗大纲道:“大纲兄弟,其实说来我也有一些责任。没有看管好飞德,没有监督好他。他是被那个贪腐的韶州知府给拉拢下水的,而这个贪腐的知府却是本王任命的,说到底,还是有责任。大纲兄弟,我冯云山对不住你了!”

“圣王,这不怪你!”罗大纲动情地道:“这件事就此过去了,以后,就当我罗大纲没这个儿子!这次来广州,圣王还能依然如以前一样待罗某,罗某也知足了!罗某还有一件事要说。”

冯云山奇怪,罗大纲到底有什么事情要如此郑重其事地讲呢。

“圣王,听说乙四师师长邱昌道反叛,率兵投靠了满清,此人罗某比较熟悉。圣王,对于像这样的人,不得不防,要提前防范,以免还出现这样的事情啊。”

冯云山没想到罗大纲说的是这件事情,倒有些奇怪,他心念一动,道:“大纲兄弟,你的意思是说,原来的天地会众头目这个群体?”

“正是!像邱昌道,原本是郴州的天地会首领,手下的会众,未经打散,全部还是一起整体编入讨虏军,造成在乙四师内的那两个主力团,全部是原本的郴州天地会众,邱昌道的忠实小弟,这样一来,这两个团的讨虏军,变成了他邱昌道的私人兵力。这对圣国,对于圣王您,都很不利。因此,罗某想到这个问题,心急如焚,特向圣王提醒。”罗大纲直白地说道。

原来如此!

冯云山明白了罗大纲赶来广州的目的。这真是自己的好兄弟啊,也只有他,从天地会众出身,最为了解天地会中人的想法。也只有他,地位高,对自己感情真,才会不管不顾,向自己提出这逆耳的忠言。

第372章 罗大纲的建议

冯云山不由感慨道:“大纲兄弟,多谢你的提醒!云山也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我最近也一直在想,天地会的事情,如何解决才好。你有什么好的建议么?”

此刻,两人全都放下了圣王与属下的身份,好像又回到了太平天国刚刚起事,冯云山孤身一人,前往江上寻访罗大纲,劝说他率部投奔太平天国的那段时光,坦诚相对,一起为明天的大事奔波。

罗大纲陷入沉思中半晌才道:“依罗某看,如今我圣国的讨虏军,有三分之二的兵力都是天地会众,这已经是无法改变的事情,如今之计,一是只有继续扩新兵,从圣国治下的百姓中选拨穷苦子弟,稀释讨虏军中天地会中的比例;二是重点清理下类似邱昌道这种天地会头领,务必确保这些讨虏军师团长,必须完全忠心圣王和圣国,不能再出现像邱昌道这种叛徒。”

罗大纲的提议,冯云山倒是觉得有几分道理,不过,他此刻想的却是更多。

天地会的问题,他一直拖着,其实早就应该着手处理的,只不过,一直以来,无论是以前的圣军,还是现在的讨虏军,天地会众占据主要力量,并且,占据主要将领的,却不是他们,而是一干跟随他的广西老兄弟们。因此,可以想象,作为原本的天地会众,肯定有几分不满,加上他们加入圣军后,还是在原来的头目手下,没有打散编制,便造成军中有军,容易形成独立的王国,独立的小团体。

邱昌道叛乱后,冯云山便仔细分析了他叛乱的原因。从表面上看,是邱昌道失败了,怕自己追究他的责任,加上满清官府的一番高官厚禄的许诺,便叛变出去。但从根子里分析,却是因为缺乏根本的监督,缺乏统一的思想认识,缺乏了信仰。

冯云山在设立这个军制的时候,除了师长这个第一长官外,还配备了师执委,可如今,这个师执委和师副执委,却因为人手不够,要么便是师长兼任,要么,便是从下面的团长拔高了兼任,至于副师长和参谋长等,也大多是由团长兼任,这样一来,便违背了这个编制的初衷,特别是这个能监督整个师部将士,统一全师将士的思想的灵魂人物——师执委,全部失职,造成如今这种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