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通过邱昌道的这件事情,还算发现得早。
除此之外,从乙四师逃回的少数几名讨虏军将士透露,邱昌道的一干部下早就有怂恿邱昌道背叛圣国之心,但一直无人举报和告密。冯云山清楚,这便是军中监督系统的缺失。
他猜测,这次邱昌道率部叛变,应该也有这方面的因素。怪只怪自己,过于自信,太过于相信那些原本是帮会出身,要论到后世,便是一帮黑社会流氓分子,自己又没有给他们多少好处,难怪会怂恿邱昌道叛乱。
如此说来,还必须要建立一个监察讨虏军军官和将领的一套机构才行,并且,对于这些原本是天地会的大头目,更是要慎重对待,不被其察觉地严密监视。
另外,类似于像这个乙四师这样,一个地方的天地会众,还是要打散打乱才行。
想到这里,冯云山点点头,对罗大纲道:“大纲兄弟说的很有道理。如今我圣国地盘已经扩大一倍有余,而讨虏军将士的数目,还停留在原本占领湘南和两广的基础上。的确,有些不足,只不过,一旦扩兵,不但军队的战力要下降,而且,圣国的财政负担也会更重。因此,还是要慎重一些,量力而行。”
“至于清理讨虏军中的天地会头目出身的将领,这却是非常棘手。搞不好,反而引起一帮终于圣国的好兄弟的反感,影其军中大规模的动荡不安。这点,我再考虑考虑。”冯云山谨慎地叹道:“不太容易啊。”
罗大纲道:“圣王,就先从罗某开始,给军中做个样来!圣国上下,谁不知道,我罗大纲原本就是天地会水寇出身,而且手下有一帮弟兄。就从罗某开始,我就不信,谁还能有话说。至于如何清理,罗某是个粗人,却想不上来,反正圣王你吩咐便是,罗某坚决服从。”
罗大纲一席话,让冯云山异常感动,这就是当初追随自己的一干老兄弟啊。他唯有点点头,紧紧窝着罗大纲的手,摇晃着。
当夜,两人在圣王王府的后花园内,喝的大醉,有几分一笑泯恩仇的意思在里面,而两人,似乎又回到了在紫荆山区太平团营时候的时光。
第二天,冯云山让王闿运草拟了一份圣王诏令,规定每年,无论甲等乙等,各师师长、旅长,都必须在年底至圣王王府,向圣王和总参谋部进行述职,并且进行一次思想培训。
同时,宣布调集甲五师师长罗大纲、乙一师师长何禄、乙二师师长黄鼎凤、乙六师师长何贱苟、乙七师师长蒋天益,以及旅长王大才、黄中环、陈水太、郑元伯、张拔山、李石保、陈义和等人,回广州述职。
与此同时,总参谋部下达了调令,将各师旅中的一些主要由天地会众构成的团营,予以打散重新分配兵力,并将团、营长进行随机互调。当然,这些调动,尽量避开了出征在外的甲等师。
与此同时,冯云山亲自发布另一条圣王令,规定所有讨虏军实行无酬义务兵役制与有酬志愿兵役制相结合。
圣王令中规定,新征入伍的讨虏军为义务兵,无酬劳,但在入伍时,其家庭享受一次性三两白银的补贴,并且,原来规定的田税减半、田亩多分一人等优惠政策仍然照旧,但必须在讨虏军中服役四年,是为义务。四年以后,根据讨虏军中的选拔和筛选,合格者,可继续在军中服役,是为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