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他知道,皇后其实还只是个爱做梦的小女孩,她才十七八岁的年纪,只是看了一篇不知道哪儿来的报纸,将那个遥远的东方皇帝冯云山吹捧成救世主,信仰上帝的好人,来吸引无知小女孩的注意。但听到自己的皇后如此崇拜一个外人,而且还是一个东方人,约瑟夫还是忍不住一阵郁闷,连带着,将那个叫冯云山的叛军首领也恨上了。
……
而此时,克里米亚战争的主战场,克里米亚半岛上,原本苦不堪言的英法联军迎来了一丝曙光。
春天慢慢地到来了,一条7英里长的铁路投入使用,巴拉克拉瓦的补给品特别是药品直接送到了前线的高地上,而土耳其劳工到达,西班牙骡子作为运输工具也运到战场,这而一切,都大为缓解了补给的烦恼。
围攻塞瓦斯托波尔要塞的联军,越来越多。特别是最近有一大批法国援军到达战场,法军增加到九万多人,一切都对联军极为有利。
当英国首相巴麦尊得知俄皇尼古拉一世逝世后,他立即督促联军对塞瓦斯托波尔要塞展开进攻,但法军指挥官卡洛波特拒绝了,卡洛波特与法国皇帝一样的看法,认为除非四面八方同时进攻塞瓦斯托波尔要塞,否则无法攻陷要塞,因此,他不想冒险仓促进攻,拒绝了英国人的建议,只同意不断削弱塞瓦斯托波尔要塞内的俄军,等到俄军没多少战力后,再一举攻下要塞。
原本,他这确实是个稳妥的策略。但他没想到,要塞原本就没多少俄军,并且在遭受俄皇自尽的阴影打击后,士气低落,若真的大举进攻,还真的有可能一举攻下。
但他错过了这个上好的机会。
第672章 克里米亚战争不一样了
新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登基后,立即将原本的俄罗斯在克里米亚驻军司令官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缅希科夫解任,任命米哈伊尔·德米特里耶维奇·戈尔恰科夫为新的俄罗斯驻克里米亚前线总司令,并且,让在维也纳的驻奥俄国大使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戈尔恰科夫面见奥地利皇帝约瑟夫,试图请求和谈。
奥地利皇帝约瑟夫大喜,立即开出俄罗斯将多瑙河口和比萨拉比亚南部割让给摩尔达维亚,而由奥地利永久占领瓦拉几亚和摩尔达维亚,而塞尔维亚、瓦拉几亚交由英法两国共同管理,黑海中立化,禁止各国军舰通过两海峡,禁止俄国在黑海沿岸建立或保有兵工厂等限制俄罗斯的条件。
果然,俄罗斯认为难以接受,但愿意讨价还加,消息一传出,英法土联军当即放下心来。他们都认为,俄罗斯撑不了多久了,战争很快便会结束。
只是任谁也想不到的是,新登基的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魄力极大,直接宣布所有战死的俄军士兵都补助02公顷的土地,以此来解除俄军士兵战死的后顾之忧。
同时,亚历山大二世开始着手尝试解放农奴制的前期准备。
他宣布在立陶宛以及波兰、基辅等较开明地区的农奴,只要参军,不但农奴身份得到解放,每个农奴还会收到俄罗斯帝国支付的03公顷土地作为酬劳,由他本人——俄罗斯帝国皇帝代为将士们照看耕种,也可以让他们的家人自行出售或耕种。
而且,为了防止农奴主的反对,只要他们治下的农奴有参军的,农奴主会收到国家的补偿和荣誉,算俄罗斯帝国向他们购买农奴,一年到三年后进行支付,虽然价格没有真正的农奴高,但也不会太吃亏。同时,为了避免引起这些地区大量的农奴参军引起地区动荡,亚历山大二世直接下令,从中亚、西比利亚和远东地区四处抓捕战俘等人口,运至东欧,充当农奴来代替参军的本地农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