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页

首要计划是准备改革农政。国家由农业部牵头,在各地设立农业所,对地方农业进行指导。推广农民见习所的兴办,培训农学知识,引进良种,因地制宜地种植作物,鼓励开荒,实行三年免征粮税,减租减息,让民间百姓休养生息。

农业主要在于发展水利灌溉。在这五年计划中,冯云山设立的时候便效仿后世的大跃进时代兴建水库、池塘、水渠,发展水利设施。地方官府组织,发动乡绅和百姓,大力兴建基础水利建设,由地方官府出一半资金,地方乡绅集资出一半资金,百姓出劳力。

其次,对农业装备进行改造,实行新式的耕作方法。大力推广南记五金铺销售的新式农具,对于农民购买新式大件农具的,实行一定的补贴。发展耕牛的繁殖,禁止无故宰杀耕牛。同时,各地设立的农业所,推广新式的农耕方法,深耕,点耕,提高效率。

对于农业的生产组织,更是进行重大改革。地方官府鼓励百姓联合结成合作社,共买农具,互帮互助共同抵御自然灾害和耕作。

大力推广磷肥,同时准备兴建更多的磷肥厂,结合火堆肥,立足人畜肥,提高作物产量。并且,鼓励种植桑、棉,以及双季稻,更新优选育种。

三,兴办民用工业。

国家准备用五年时间,将中华帝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发展成为一个有一定的工业基础,手工业相对发达,各省各府都有机器工业的程度。

首先在各省主要州府,都设立一座水泥厂、五金厂、磷肥厂、面粉厂、印刷厂、中药厂、火柴厂、肥皂厂、制糖厂、油料厂、服装厂、酒厂、造纸厂、木柴家具厂、煤砖厂等关系生产和生活的民生工厂,基本满足本地百姓的生活需求,抢占市场。

其次,要求各省几省下主要州府建立医药局、邮政局和供销社,实行通讯和零售服务。

同时,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民用工业,兴办实业。对民营工厂、厂矿作坊等实行奖励扶持措施,制订一些有利于地方工业发展的法规和政策,发放贷款,减免税收,尤其鼓励发展对外贸易的茶砖厂、缫丝厂等工厂的兴办。

四,兴办交通,修建铁路和官道,流畅货运。

陆路方面,由国家进行拨款三分之一,地方官府拨款三分之一,本地乡绅、民众募捐三分之一,募集资金,征募民夫,进行大规模的驿路官道修缮改造,实行主要官道全部水泥硬化。尤其是内陆省份,减少收费驿站,将官道上的原本关卡驿站发展为打尖小城镇。

除此之外,国家重点进行铁路的建设。这五年计划中,准备修建几条横跨东西南北的大铁路。

第一条便是横跨整个帝国南北的南北京大铁路,又称粤直铁路。其中这条铁路南起作为帝国南京的广州城,经过湖南、湖北、河南,抵达直隶的北京。广东段,从韶州到广州段,已经建成,而从韶州到湖南桂阳段,也近期便要完工,只需再修建桂阳以北的一段便可。五年计划中,这条铁路分为几段,同时开工修建,从北京至开封,开封至汉口,汉口至桂阳,在五年内要贯通建成通车,按照修建的速度,难度不大,只是过长江、湘江等这些大江段路面,桥梁技术能不能达到,冯云山心中都没底,不过,他准备邀请美国的铁路大王大约翰来参与修建,凭美国佬在美国修建中部铁路的经历,应该问题不大。

第二条铁路,还是贯通南北的东圣北三京大铁路,又称苏直铁路。这条铁路,以帝国的东京上海城作为起点,经过圣京、淮安、徐州、济南、保定,汇入粤直铁路抵达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