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云山的话,让李鸿章眼前一亮。他的短处虽然被皇帝撕得体无完肤,但却心存感激,无丝毫怨恨。
古往今来,能被皇帝亲自指出缺点,却不被惩处的,有几人?而很明显,皇帝是要重用自己了,提点自己注意戒除短处。更让李鸿章心头一暖,被皇帝揭短而十分感动的是,皇帝如此的推心置腹地提点自己!
李鸿章与皇帝见面的次数并不多,可谓屈指可数。除了那次科举探花郎的赐宴之外,便是被授予江苏巡抚之职的朝堂谢恩,另外便是每年的回圣京述职接受考察了,但并不是每年都能见到皇帝的。因此李鸿章与皇帝,肯定不算是十分熟悉的。偏偏是对待这样的不熟之人,皇帝却能推心置腹地道出他心头的所思所想,不吝褒奖,同时又直言不讳地指出自己的缺点,这无疑是将自己看成心腹之人,所谓与什么样关系的人,说什么样关系的话,这么说来,李鸿章心里一紧,从这一方面来说,皇帝肯定也是将自己看成是自己人了,才会如此言语。
因此,李鸿章除了干脆地磕了几个响头之外,更是动情地道:“陛下对微臣的隆恩,微臣没齿难忘!陛下的教诲,微臣铭记在心。微臣必定除恶扬长,好好辅佐总理曾大人,为陛下、为帝国分忧!”
冯云山哈哈一笑,道:“辅佐总理曾大人?你是说曾观澜?爱卿想差了!朕不是要让你辅佐曾观澜,而是让你接替观澜他的位置,主持内阁大局,直接向朕禀报,为朕办理所有的帝国政务。”
第1222章 内阁定制
“什么!?”李鸿章被皇帝的一番话给惊呆了。他无论如何也没想到,皇帝竟然是要自己接替曾观澜的内阁总理之位,总理内阁大局。就算是暂时给自己一个内阁副总理的职务,可实际总理内阁大局,又有什么区别呢?这可是整个中华帝国最为重要的位置了,除了如今实际掌管讨虏军总参谋部之中的总参谋长之外,整个帝国朝政,没有比内阁总理更显赫的官位了。
而且,因为皇帝在中华帝国的朝政中推行内阁负责制,朝堂各部向内阁负责,而内阁总理直接向皇帝一人负责,这样的话,内阁总理实际上就是前朝的宰相或是大学士,并且,像满清一朝的内阁首辅大学士也仅仅是名誉上的宰辅,实际权力多半集中在满蒙之人或是汉军旗人为主的军机大臣手中,因此,必须要既是内阁首辅大学士又是军机大臣之人,才算得上是真正的有实权的宰辅。但就算是这样,也分摊了很多人,并不能真的做主,何况大事小事都还是皇帝甚至皇帝背后的满蒙贵族势力说了算。
但中华帝国完全不同。李鸿章在帝国也为官近8年,已经非常了解帝国与满清的不同。
帝国的皇帝陛下,乃是真正的不喜抓权,将一切的政务国事都让内阁总理和朝堂各部去处理,这样一来,让自己主持内阁事务,就是说比当初的满清大明等内阁首辅大学士和首辅军机还要重要!
见李鸿章被自己说出的话吓得愣住了,冯云山又接着解释道:“观澜这些年被朕强行按在主持内阁的重要位置,干得虽然还算不错,但朕却并不是特别满意,事实上,还可以更好。观澜本身不善长与人打交道,更不习惯与洋人打交道,并且,说实话,他有些思想僵化,思路不够开阔,心思也够大,守成有余而开拓不足。在这不进则退的巨大变革时期,他出任帝国内阁总理,有些不妥了。当然,他自己也认识到这个问题,多次向朕提出更换职位,奈何朕手头没有合用之人。但朕又不能长期如此,让帝国的发展受到影响,思来想去,正好前阵子看到江苏的发展变化,又调阅了爱卿的过往资料,发现爱卿还算适合这个位置。当然,不是直接一步到位,而是,爱卿你这次就不必回苏州了,朕准备启用松江知府刘坤一出任苏州巡抚,而擢升上海县长张之洞为松江知府兼上海县长,以上海带动整个松江府。而爱卿你,则先出任内阁委员,熟悉下内阁各部堂的业务,不过时间紧张,以半个月时间为限,先与曾观澜进行一下内阁朝政的交接,同时也正好与刘坤一进行下江苏省务的交接。半个月之后,观澜另有安排要职,届时内阁便要你挑起大梁。”
李鸿章头脑有些空白!巨大的惊喜不断冲击着他的头颅,他没想到自己的升迁会如此之快,要按资辈,再怎么样也轮不到他李鸿章来接任曾观澜的位置。广东巡抚伍崇曜、云南巡抚曾水源、湖北巡抚刘长佑、直隶巡抚周胜坤,还有朝堂上的各部部长,庶务部部长王闿运、司法部长黄玉昆、内务部长谢享才、外务部长吴如孝、工务部长曾玉珩等人,无不比他资格更老,关系也更贴近皇帝。
但如今陛下已经明确地说,要让他李鸿章来接替曾观澜之位。这怎么能不让他惊喜和意外?皇帝是真的从帝国的发展角度出发,纯粹是看重个人的理政和办事能力,而非与陛下之间的亲疏关系。这才是真正的唯才是举啊。
李鸿章内心感叹着,对陛下的提携充满感激。
他诚惶诚恐地道:“陛下,微臣也不敢再虚伪地谦虚推辞。只是微臣的确有些惶恐,怕不能替陛下分忧,将陛下的差事办坏了,到时候就算万死也无济于事了。陛下,能否增加内阁成员的人数,多任命两名名内阁委员,这样一来也好有事多多商议,二来,也能群策群力,各自分工负责一块,将内阁诸多事务做好,三来,最好是从如今的各部部长重选任,也能帮微臣压住阵脚,否则微臣心中没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