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带着我躲过燃石的浓烟与飞石的流窜,而后在我的腰上轻轻一推,我便如一只藤球一样,刚好被丢进了炸出缺口的城墙里面。
“小丫头,接下来的事情,便要靠你自己了,你好自为之。”白老头并没有同我一起,他留下了这句话,便不见了踪影。
我就这样,被白老头这轻轻的一推,莫名其妙地一头扎进,正在奋勇抗敌的息兵身旁,并且差点被当做楚军细作给扎成了刺猬。
我慌张地趴在地上,双手抱头大声的喊道:“自己人,自己人,我是自己人,我来找长亭公主的,别杀我,别杀我。”
我跪在地上,并且始终保持着一动不动的姿势,生怕哪个不长眼睛的士兵抽刀将我给砍了。
“来者可是合欢夫人?”我头顶上忽地传来一声沙哑的男音。
我闻声抬头望去,见到了满脸污痕,血染鬓角的扶风公子。我那担惊受怕的心终于落了地,随即站了起身认真地朝他点了点头。
扶风才要与我说些什么,却见远处飞跑过来一个小兵,气息不稳地朝着扶风禀报到,雅安关后部的军营里发生了叛乱。
起因是有些士兵想要弃城逃命,并且还鼓动着军内其他的士兵一起逃走,这样的举措激起了军中大半部分想要与国同亡士兵的唾弃,两边各执一词,从最开始的争论变成了互相厮杀。
扶风听闻此消息,猛然间面色一紧,随即吩咐他身边的一位兵长,带着我先行去找长亭公主。
而后他朝我俯身一拜,便随着禀报消息的小兵离开了城墙上。
夜已经被漫天的烽火照的如同白昼一般,我注意到,城墙边上,已经有士兵在架立着滚轮,将拴着麻绳的竹筐运送到城下,让那些蔡国的流民坐在竹筐之中,他们合力再将这些流民拉上城墙。
几个被息国兵用竹筐拉拽上城墙的流民,知道自己已是暂且脱离了险境,皆朝着救了他们的息兵磕着头,更千恩万谢。他们浑身上下都被鲜血浸透了,完全看不出原来的模样。
城下凄厉的哭喊声已经越来越少了,我侧过脸,看着周遭的纷乱,被惊吓的脚步散乱,身体更是止不住的颤抖。
我仿佛听到震天的嘶吼声正朝着雅安过来,我不敢再看城墙外面的场景,只能麻木的跟着前面人的步子前进。
“姑娘,麻烦跟上我。”为我带路的小兵早已走远了,他回头见我并没有跟上,又折了回来,拽着我的衣袖,带着我跑步前行。
燃石撞击城墙的声响让我已经忘记了自己正身于何处,击碎的飞灰呛得我咳嗽不停,甚至震荡的胸口都泛起了疼痛。
因为害怕被飞石伤到,所以低下头,不顾四周,拼命的跟着带路的小兵窜逃着。
好不容易才下了城墙,却发现雅安关的城内早已经乱了起来。
雅安城内有百姓六千人,士兵三万,除了那些在防御城上正奋力与楚军抗衡的守兵,后方驻守的军队之中都有着兵卫想要弃城而逃,更何况是这仅仅六千的百姓。
我见城内的百姓皆以是携带家眷,张罗着细软,开始启程往平津王城的方向逃难。
孩子的啼哭声,慌乱的推搡,怒骂,吵闹,抢夺,这兵荒马乱的始料未及,却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
军民不同心,就算对方没有千军万马,也必定会输于人心。
我穿梭在慌乱无章的人群里,看着这些人被迫逃离家园,内心的情绪不知为何,低沉不已。我不禁在想,若是有天陈国也面临如此,父亲会如何,母亲会如何,我又当要如何?
在我身前领路的小兵带着我转入了巷子之中,一连转了几道弯,渐渐远离了人群,行至人烟稀少的巷子之中,我开始有所警觉。
抬起头仔细看着身前领路小兵的背影,忽然觉着他的身形虽然纤长,但肤色却不如息人一般白皙,尤其那一双步伐矫健,足下生风的腿,哪里像是一个兵长所能拥有的功力。
我忽地缓缓放慢脚步,与他相隔远了些,企图慢慢脱离他的带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