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6页

听到这位头发花白老人的话语,在周围的许多小岛国人,都把目光投向了三幅书法中间的那幅李白诗篇上。

这一幅书法上,书写了李白的四首诗篇,分别五松山送殷淑,送崔氏昆季之金陵,游太山,答湖州迦叶司马。

整幅书法姿态优美,字与字之间相互牵连,细若游丝,仿若流水一般,观看时,这幅书法的字体仿佛给人一种流动的感觉,让人不断感悟到其中所蕴含的神韵意境。

创造一个新的书体,他们其中有一些人,只知道陈逸在华夏很有名气,却没想到,现在创造出来的行书书体,距离成熟仅有一步之遥,简直让人难以想象。

一个二十余岁的年轻人,写出来的小楷,章草,都让人充满着惊叹,而又创造出来了一个新的行书书体,这简直让人震撼到无法相信。

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人的欣赏角度不同,就书法而言,有些人喜欢楷书,有些人喜欢草书,有些人喜欢行书,而陈逸的这三幅书法,却是将三种主要的书体包含在内,让每一个人,从中都能找到自己所喜爱的书法。

“创造出一个新书体就了不起了吗,我们小岛国的书法家,也是创造出了许多书体,华夏人的书法,最注重传统,闭关守旧,而我们小岛国书道,却是在不断创新,我们才是代表书法最高水平的存在。”在那名头发花白老人的话语落下之后,忽然,一个尖嘴猴腮的中年人,有些不服气的大声喊道。

第1002章 找茬

“是啊,我们小岛国书道,才是水平高超,创造出一个新书体算什么,我们的书道每天都在创新,我们小岛国的书法家,比华夏书法家要强得多。”

在这名尖嘴猴腮的中年人大喊过之后,接下来,人群中有着一些人纷纷出声附和,以小岛国年轻人最为活跃。

各种贬低华夏书法,抬高小岛国书道的话语,从人群中不断的传出来,听到这些人的话语,范老和袁老面上露出了一抹嘲讽,不说现在华夏有了陈逸这一个书法家,就算没有陈逸的书法,小岛国书道,也不见得就比华夏高出一头。

在一个创造了新书体的书法面前,去谈小岛国那些胡乱的创新,简直就是一种可笑至极的事情,除了代表这些人愚昧无知,不懂书法之外,别的实在没什么作用。

听到了这些人的话语,在书法展台前围着的许多小岛国人,都是皱了皱眉,特别是那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面上更是带着一些恼怒,最后他叹息了一声,开口说道:“其实我们小岛国现代的书道,与华夏书法,已然是两种发展方向不同的文化了,它们二种文化,根本没有任何的可比性。”

“但是,我在这里要说的是,书体的创造,不是像我们小岛国现代书道流派那样,随便的改变一些写法,就可以称之为一个新的书体了,就像旁边这位喜爱章草之人所说的话语一样,一个书体,并不是靠着一人一时就能创造出来的,而是要通过不断的演化。”

“当然,那只是一个真正创新的书体,而陈逸先生的行书新书体,是在行书的基础上,创造而成,这同样不是简简单单就可以创造出来的,需要对书法有着极为深厚的了解,才能通过不断的感悟,而渐渐的书写创造出来,这不是主动创造出来的,而是功力达到了,感悟达到了,自然而然就创造出来的。”

说到这里,老人看着那名尖嘴猴腮的人,叹息了一声,“我们小岛国书道最让人自豪的是什么,就是每几个人中,都会有一个人会写书法,懂得书法,而今天,一些人的言论,却是让人充满了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