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4页

他走到王府门口时,正好有一位世家子弟叫开了大门,那名下人正对其说着一些婉拒的话语,看到陈逸来到之后,面上不禁露出了浓浓的笑容,连忙说道:“陈公子,你来了,快请进,老爷正在府中等着你呢。”

“多谢小哥。”陈逸笑着点了点头,缓步走进了门内。

看到这一幕,门外的那名世家公子面上露出了惊异之色,“此人是谁,为何可以如此轻易的进入王右军的府上。”

“他是我家老爷特别交待过的客人,可以自由出入府中,公子,你还是请回吧,陈公子既然来了,那么今日自然是不见客的。”这下人笑了笑,然后轻轻关上了门。

第1287章 行书之体

进了门之后,陈逸向其中一名下人询问了一下王羲之现在所在的位置,然后朝着正屋的大厅而去。

来到大厅之中,陈逸发现王羲之正与一名中年人愉快的谈论着什么,而王操之和王献之,则坐在他们下首处。

此时王羲之已然是五十余岁,对于现代人而言,不过才身处中年,而对于古代人而言,差不多已然步入老年了。

古代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能够活到五十岁以上,已然是不易的事情了,六十岁以上就可以算得上高寿了,比起王羲之来,其成就最高的儿子王献之,不过才活了四十余岁罢了。

看到陈逸,王羲之顿时大笑了一声,“轻云,你总算来了,玄度,这就是我之前给你提及的陈逸,陈轻云,其书法之才,让人叹为观止。”

听到这人的表字,陈逸在内心搜索了一下,面上顿时露出了笑容,拱手说道:“先生过赞了,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这位应是许玄度先生了。”

许询,字玄度,东晋文学家,与王羲之,孙绰,支遁等人皆以文义冠世,常与谢安等人游宴,吟咏,而且参加过兰亭聚会,善析玄理,是当时清谈家的领袖之一。

此人才华超群,其父更是东晋开国皇帝的部属,要做官轻而易举,可是他深受佛学影响,静心寡欲,不慕世利,更不想参与政治,朝廷一再请他出来做官,他都婉辞不就,后来,为避免得罪王室,他便来到钱塘江边的一个小邑永兴隐居。

最后,皇帝的征诏又不断的下来,他在永兴亦是无法居住,最后,不得不抛弃家产,迁居到他处,皇帝看他为了隐居,连家产都不要了,可见去意已决,从此也不再征诏他了。

根据史料记载,王羲之晚年隐居在金庭,而许询也特地从隐居之处赶过来与王羲之为邻,李白有一首诗云:“此中久延伫,入剡寻王许。”诗中所指的王许,就是王羲之和许询。

“这位公子慧眼如炬啊,竟能一眼认出我这个无名之辈。”许询仔细打量了一下陈逸,面带笑容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