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方锦湖用脚后跟踢上了门,把要跟进来守着的陈关关在了外面。进门顺便抬手勾下来了窗户,四处检查后,才在薛瑜面前站定,习惯性抱臂而立,俯视着她,答非所问,“大家都喜欢你。”

许是在外久了,薛瑜看着他,几乎要以为是一位真正流浪天涯的十六岁游侠进门。

“你跟着我们从工坊回来的?”薛瑜挑了挑眉,并不意外。

“简家垮了,人到中年没了饭吃,老牛鼻子当然要恨你和江乐山。他绕了一圈路,又折回了雍州。”方锦湖捏了捏鼻梁,不客气地在薛瑜对面坐下。

离近了看,他眼眶的青黑和眼中血丝都显示着疲惫,轻松的叙述背后付出的努力显然不怎么轻松。

面对透露出疑问的薛瑜的眼神,他解释道,“你拨来的人被军中教得太死板了,我就带人先回来了。陈道人和守一都留给了他们,慢慢在益州找线索吧。道观是把刀不假,但到底是简家的刀,还是谁的刀还不好说。”

薛瑜沉吟片刻,点了点头,“的确如此。”

在简家的案卷里,简家前任家主简伯交代出的部分内容,只说了他发现磷矿,想要家族进一步发展等等安排里,征询过道观观主的意见。但仔细查看就能发现,这座道观并不是从一开始就这样深受他信任的。简伯认为的深情厚谊、伯乐之恩,里面有多少水分还不能确定。但起码观主这个看上去身家来历都清楚的道人并不简单这一点,已经板上钉钉。

“回了雍州京城附近也好,布防充足,人手够用,抓一个人不至于全国乱跑大海捞针。”经过不断传回来的消息,薛瑜对追到人但是没有得到足够情报心里有数,反过来安慰了一句他,继续道,“你还有十天时间能继续追查,实在查不到,就移交禁军让他们继续做。三月我带人去东荆,你跟我一起去?”

要是不同意,那就换个说法再问问。

“好呀。”方锦湖答得轻快,双肘放在桌面上支着脑袋,贴近了薛瑜,微微笑了起来,“臣千里迢迢回来报信,提醒殿下警惕简家余孽,殿下这般冷淡,可是要伤人心的。襄王殿下,臣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不奖励一二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