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页

苹果之前的传统手机,完成同样的操作,点两下机械按键,再点两下屏幕,一共4个操作动作。到了苹果这里,简化成了只点两下屏幕——于是,两下机械按键的冗余操作被省掉了。

在坐的很多技术宅,一开始只是在试用之后隐隐约约觉得ihone确实比此前的手机“简洁”,但是却说不出个量化分析的所以然来。被叶维伦如此敏锐地一总结,大家顿时就恍然大悟。

一个成功流行的产品,需要具备的一个要素便是:尽量把你的用户培养成傻瓜。因为如果你的用户被宠成傻瓜之后,他们就学不会如何去使用你竞争对手的那些“需要一定的知识才会用”的东西了。

顾莫杰对此是最有感触的。因为他重生之初了解到的世界第一法则,就是:当机器越来越先进,对操作机器的人的技能要求就会越来越低。

很显然,苹果在这方面做到了。

冯国荣是圈内人,他第一时间看到了这么做的难处和弊端,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嘶……可是这……这对做浏览器的软件开发商得多坑呐?别人之所以不能把浏览器操作做便捷,是因为考虑到兼容性——一套浏览器软件要在大部分手机上使用,就不可能极尽贴合某一款具体手机的系统。就用ihone这个例子,为ihone定制的浏览器在纯触屏版手机上确实表现很好,但是如果移植到多按键直板机上就会有问题。如果移植到翻盖机上的话,那就根本不能用了——或者说移植研发的成本会高于除了内核以外其他应用部分彻底重新研发的成本了。苹果这么干要想成功,唯一的机会就是让数以千计的应用软件厂家心甘情愿为苹果定制一款最契合其硬件的软件。如果苹果的销量不够大的话,软件厂商肯定不肯付出这个成本的——基于这个考虑,我认为苹果成功的概率不大。”

面对冯国荣的疑问,顾莫杰也深觉有理。

就算苹果花了3年时间、20亿美元来开发苹果,充其量也就是把“截至目前这个时间点为止、所有可以契合ihone的应用软件坑全部填上了”,但是软件业也是飞速发展的,很多原先不存在的功能,一两年后就会有。在开局之前,苹果可以靠长时间烧钱堵漏、把东西做完美再拿出来。但是一旦上市之后,这种速度肯定是跟不上的。如果后续的a提供者很坑,不愿意为苹果投入针对性优化,苹果很快就会被跟着坑死。

不过,顾莫杰不会轻易表态,他看向了叶维伦,想听听对方的意见。

叶维伦持中立态度。

“我觉得这也不是完全不可能做到。至少乔布斯在第一时间就公布了一个叫做a-store的计划。确保ihone的机装软件准入接口只有这一个——这是苹果惯用的伎俩,也就是把软件入口做成非开源的——如此一来,他就可以用软件销售分成的模式,让所有苦于盗版手机软件的开发商捆绑上他的战车,说不定就会甘于集千家之力,为苹果版应用软件做专门的、定制的优化。”

“所以,关键的核心,还是苹果的销量一开始能有多少——如果销量起来了,加上a-store的强制性消费,说不定会有数以千计的美国软件开发商眼红这里面的利润,然后被捆绑上苹果的战车。也许最后一千家优化了苹果版软件的公司中,只有一百家通过a-store上的销售收回和研发成本、但是苹果公司在这个阶段中无疑是赚了。3年20亿美元,只是为了烧出最初的那个平台。一旦平台公信力和盈利可能性被人看见了,雪球就滚成功了。真特么毒。”

顾莫杰心情郁闷,忍不住点了根雪茄排遣一下感慨之心。在坐的自然没有人敢质疑老板的举动。醒了醒脑之后,只见顾莫杰离开了主席座,走到窗前盯着远处的山景,叹道:“何鸿燊是怎么成为赌王的?不是让所有赌徒都赚到钱,而是树立几个‘赌神高进’一样的‘成功案例’,然后吸引数以万计的人涌进来赔钱。

老马是如何成为电商巨头的?不是靠让所有淘宝店主赚到钱,而是树立几个‘年入过亿’的网红店主,然后用财富神话吸引人进来——而其实九成以上的淘宝店主都因为同质化竞争而挣扎在生死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