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邮箱,“令斜阳”开始审核这几天派实习编辑跑去各大作者yy群打广告拉过来的稿件。
几个小时过去,“令斜阳”看得是头昏眼花。
审稿是一个枯燥的活,每天几百万字这样的看下去,哪怕就是碰到不错的作品,对于编辑来说,也并不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更不用说,那一些普普通通没有丝毫亮点的作品,一直看下去,简直要人老命。可就算如此,做编辑的还得硬着头皮一篇一篇的审下去。
最后一篇,审完这篇就不完了。
揉了揉眼睛,“令斜阳”下午准备开个会,他感觉这种广撒网的方式效果很一般。
哪怕收到了稿子,但像今天这样一篇都不适合出版,效果也是等同于没有。
第一次亲密接触。
这是最后一篇作品的名字。
拥有几十年审稿经验的“令斜阳”并没有对这个名字有太多的好感,这种书名,一看就是打擦边球的书名。而往往这种打擦边球书名的作者,大都是新人作者或者普通作者。因为,他们需要靠这种打擦边球来获得读者阅读。
虽然,这的确有一些作用。不过,对于一些知名作者,甚至是对于一些顶尖作者来说,这种擦边球的书名,他们是很不屑的。因为,他们有的是能力,哪怕自己不打擦边球,读者也会买帐。特别是,他们认为,哪怕自己写任何一个书名,都会让读者品味到其中的深意。
这就是知名作者与普通作者的区别。
不过,现在斜阳出版社也都这样了,哪能挑三拣四,还是继续审稿吧。
“跟他是在网上认识的,怎么开始的,我也记不太清楚了,好像是因为我的一个网络日志吧……”
一边看,“令斜阳”一边在心里给出审稿意见。
文笔一般,太过于口语化。
虽然“令斜阳”对于这种口语化的文笔并不反感,但心里对于这一部作品已经不是特别期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