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兴平一边看着黄一凡的个人采访,脑海里一边细想。而当看到采访的最后,李兴平呼息有一些急促。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看到又一首与风萧萧同样经典的诗句,李兴平知道,为什么刚才群里那些家伙说“兮体诗”确立的原因了。

第四百六十八章 黄一凡,我们江湖上见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看着这一首诗,宫白羽心情极度的复杂。

前些天,他还在不断对外推广他的武侠理论,可没想到,仅仅只是几天之后,让他吐血的是,他的武侠理论竟然没有人观注。一翻了解之余,宫白羽才发现,并不是他的武侠理论没有人关注了,而是他人都去关注了一个更为吸引他们的事物。

这个事物,便是学术界最近一直热聊的“兮体诗”。

兮体诗。

什么是兮体诗?

当时第一次听到关于“兮体诗”的消息,宫白羽是不屑的。习惯了一些互联网媒体夸大,以及一些国内媒体只喜欢恶搞娱乐,宫白羽认为这种“兮体诗”只不过是让人娱乐的一个东西,就像网络流行词语一样,今天出了一个网络流行词语,大家玩一下之后,大家就没兴趣了。

可是,当宫白羽真正的看到了所谓的“兮体诗”之后,宫白羽才发现,原来传说中的“兮体诗”,竟然有如此的震撼。

正如这一首“易水歌”,宫白羽可是武侠小说的大家,他除了善于写武侠作品之外,自身对于国学,对于中文亦非常的有研究。易水歌这一首诗不论是诗体的格式,还是整个诗的风格,都与此前他所研究过的唐诗宋词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