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爷、五爷和九阿哥作为这次清缴国库欠款的执行人,他们的钱肯定会还的,七爷和十二阿哥就更加不用说了。
八爷和十阿哥有九阿哥的帮衬(诚郡王只知道九阿哥和八爷感情不比以前了,却不知道差到哪里去),十三阿哥和十四阿哥也有四爷帮衬,至于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以及二十阿哥,他们要么是还在上书房念书,要么是还在喝奶,还钱这种事情就跟他们无关了,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借过钱。
所以诚郡王算来算去,觉得这么多的兄弟当中,就属他一个人最可怜了,虽然不止他一个人没有兄弟帮衬,但是太子和直郡王有康熙的偏爱,而七爷和十二阿哥一个因为生有残疾,一个因为从小被苏麻喇姑抚养长大而得了康熙的特殊照顾,看他们两人娶的福晋是谁就知道了。
而诚郡王呢?
虽然序齿靠前,但是却没有占到什么便宜,只因为他的生母荣妃给康熙生了那么多孩子,却几乎是生一个死一个,要说康熙对她没有意见的话,那就是假话了。
否则的话在四妃的排序中,给康熙一共生下五子一女,甚至给他生下真正的第一个孩子的荣妃不可能排在最末,惠妃可以说是因为年长,但是宜妃和德妃呢?
要知道她们两人可比荣妃的年龄要小,结果却排在她前面,除了康熙对荣妃有意见之外,怕是找不到别的理由来解释了。
这么想着,诚郡王又忍不住地想,要是他那几个哥哥都平安活下来的话那就好了,这样他不至于没有兄弟扶持,他们额娘也不至于因此而被皇阿玛厌弃了。
越想越觉得自己可怜的诚郡王也顾不上什么还钱不还钱的事情了,情绪到了,他想先回书房做首诗再说。
这一边的诚郡王诗兴大发,而另一边被诚郡王认为有九阿哥帮衬的八爷此时却满头包,因为他现在要面临的不仅是还钱的问题,还有替人还钱!
可以说八爷是众多皇子当中人缘最好的那一个了,这是别的皇子拍马都赶不上的,但是人缘好那是需要代价的,比如说现在有人上门来找他借钱了,八爷是借还是不借?
如果八爷现在还有九阿哥这个钱袋子帮衬的话,那么当然是借了,为什么不借呢?别人都开到口了,他要是不借的话岂不是让人觉得他和善之名名不副实?
但是现在没了九阿哥的帮衬,八爷终于尝到了一文钱难倒英雄好汉的滋味了。
“不如我找借口打发了他们?”有幕僚就开口道。
“不成。”八爷道,“他们怕是知道爷在府上才来的,如何能避而不见?”
想到这里,八爷就吩咐郑永去账房取钱,何焯闻言,皱眉道:“主子爷,借钱给一两个人没问题,但是问题是这钱一旦借出去的话,那就等于开了个口子。”
到时候其他人就跟闻到了血腥味的鲨鱼似的,一窝蜂地涌过来了,到时候如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