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戳穿了彼得那点虚荣心,让他感到难为情。他自我捍卫道:
“你应该珍惜我,哈利, 我是这个学校里唯一一个不会拿《哈利·波特》开你玩笑的人。”
另外一张年幼、稚嫩的脸瞬间恼怒起来。
“哈利”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名字。英国王室都还有一个“哈里王子”。重名的巧合并不算什么。
而哈利·奥斯本之所以受到格外瞩目,不仅是因为他的名字和这部深受全校喜爱的电影主角撞上了,更是因为他的名字像主角,可外貌作风却接近里面的反面配角“德拉科·马尔福”。
“德拉科”是一个常见的故事角色配置,总是张牙舞爪、变着法子找主角的麻烦,然后被身为命运之子的主角打败教训。
想法成熟的大人们或许还能从这个角色身上找到一些闪光点。
毕竟《哈利·波特》是以孩子为主角的故事,而一个“坏小孩”再可恶也坏不到哪里去,真正的反派是大魔头“伏地魔”!
但是孩子的视角就纯粹很多,他们只看到“哈利·波特”一直被找茬。
哈利·奥斯本当然没有在学校里作威作福,然而他和“德拉科·马尔福”一样拥有一个极其富有、极其强势的父亲,几乎占据纽约皇后区学校一半的投资份额。
加上那头金色的头发,苍白的脸,总是抿着不高兴的嘴唇——大家很容易把他和角色联系起来。
除了转学过来的彼得·帕克,没有孩子能和哈利·奥斯本搞好关系。
不是他们故意疏远欺负哈利·奥斯本,奥斯本在纽约的名气不比斯塔克小,只是哈利自己挑剔又易怒,让人难以招架。没人喜欢受气。
彼得能接受下来,才让大家觉得奇怪。
他的好脾气和哈利·奥斯本的性格对比,很容易人觉得彼得在被欺压。
这种从学生小团体里流传开来的说法,最终通过史翠珊家的孩子传到好莱坞的芭芭拉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