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屋里支了好几台架子,用以担住四方木框的两边,方便绷绢。

六张案几被摆满。三张搁了绷好框的丝绢,两幅已经上色了,一幅还在勾线。另三张案上林林总总摆满大盆小盆,大罐小罐。

阮卿知道,盆是用来沉色粉的。罐子是用来储存磨好分清的颜料的。

听有人进来,忙着绷绢的几人投去目光打量。调色的学子只是撇了一眼。勾线的得提着一口气,只全神贯注看着画面,并不理阮卿二人。

两方上色的丝绢,只一方前坐着两人。一人右手里盘着两支羊毫笔,坐他对面那人看着画面皱眉道,“背面铺同色还是太暗了。”

“这可怎么办?”握笔的学子看向邻桌勾线的学子,轻声问道,“不兴兄,你可以法子?”

不兴?曹不兴?

阮卿眼前一亮,见孙策正四处打量着,便自己几步上前,去看曹不兴勾的画稿。

这是一副人物工笔画。泱泱历史,画界有一句话是‘曹衣出水,吴带当风。’曹是指曹不兴,吴是指画圣吴道子。

此时曹不兴看着还很年轻,笔下线条却功力非常,但还未形成以后的风格。

曹不兴只是瞥了一眼,淡淡道,“未有。”

阮卿又去看那画,颜色的确有些黯淡。工笔画的颜色是一遍一遍染上去的,不比水粉,油画之类,一笔就能把颜色覆盖。

这画功最好的曹不兴都没办法,执笔青年深深叹口气,神情十分懊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