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督既都说诸葛亮才识过人。诸葛瑾乃诸葛亮之兄,今不妨请其去游说一番,若能留人自然最好,若不能留下,也无坏处。”

想着发小的嘱托,周瑜一时间心情有些难以言说,又见阮卿莫名坚持,他道,“既如此,瑾去请子瑜走一趟倒也无妨。”

他似想到什么,又说,“不过这事,瑜以为慕尔是要同吴侯商量的,以吴侯对汝的态度,未必会拒绝,如今怎么想起同瑜说了?”

阮卿起先以为周瑜对诸葛亮有嫌隙,又记得周瑜三番五次对诸葛亮下绊子。他欲除去诸葛亮,这才想着来周瑜着添一把火。

诸葛亮是不会留在江东的,如果诸葛瑾说服失败,那周瑜少不得对诸葛亮的忌惮更进一分,这样正合他的小心思。

如果这事同孙策说了,以孙策对自己这态度,必然十分上心,但是以孙策的性格,就是此事不成,孙策也不会对诸葛亮十分忌惮,如此,将这主意告诉周瑜最好。

可他千算万算,都没算到人家周瑜压根就没把诸葛亮当成同一量级的对手。罗灌水真是害人不浅。

“诸葛亮到底是盟军使臣。吴侯乃一地之主,若这事由吴侯出手,被人知道了,难免不好听。大都督则不同,毕竟,大都督可是一心辅佐吴侯,为江东谋划。纵使被人知道了,也不过是被人理解成一心为主而已。”

二人散了。回了自己屋里,阮卿便开始慢吞吞的收拾行礼,反正有一整天的时间,他倒也不急。

那些平日看多的书卷不必带着。阮卿拿着卷着的竹简看了半晌,上面一笔一划写着卷题,鬼谷子……

算谋人心的书。

他在北方花了十年的时间读懂了兵法。在江东八年的时间去研读人心。他不通孔孟,不晓礼乐,做的全是沾了谋算的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