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听来打听去,听说府尹如今身边没个知心人,花了八百两银子买了一个清倌人,准备送给府尹。
谁知道到了年底,谷四爷的继母,闹着要让谷四爷回承恩公府里面过年,让他的弟弟们来请,除了三个嫡出的,还有两个庶出的弟弟。每日早上到了他的府里,坐在厅上一等一天,谷四爷一方面是因为衙门里忙,一方面不想和弟弟见面,他的弟弟们倒不是继母那种人,对上面的哥哥们也颇为尊敬。
所以,除了在衙门里,其他时候都躲了出去,直接躲在了忠武侯府,皇帝前不久去祭拜祖宗的皇陵,贾故随驾去了,如今贾珹在家当家做主,谷四爷住的心安。
钱程刚进京都不久,打听到这几日府尹大人在忠武侯府,就想了法子把美女送到忠武侯府去。人还没送去,那边顺天府就查他的案子,两天之内让他把蜀锦拉走,别占了顺天府的仓库。
钱程这下子对府尹大人那是感恩至极,不但给衙门里经手这事的人送了几匹或者几尺蜀锦做感谢,还亲自拦路把那个清倌人当礼物送给谷四爷。
谷四爷颇有些羞恼,虽然在偏僻之处,但是总觉得有几百双眼睛看着自己,浑身上下被看的火辣辣的。气的当即打马扬鞭走了,一整天就板着脸。
贾珹知道了,就笑话他,“实在是没福气,要知道,好歹也是一个美人,日日陪着你吹拉弹唱,让你快活似神仙。”
“你怎么就不去买个回来伴着你做神仙。”
“保不齐过两年我儿子就出生了,我要是荒唐了,日后管他的时候他不服气,你看我爹,现在不管干什么,操起马鞭抽我,每次抽的时候都说‘老子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每次这么说,我竟然无法反驳。你是为了什么?现在不娶妻,有一房妾也行,再不济,你也能养个房里人,不然,晚上自己暖被窝,暖半晚上就暖不热,好歹暖热了,也要上朝了,其中心酸,不足为外人道也,你说是不是?”
谷四爷撇了他一眼,哼了一声,在脖子上比了一个割脖子的动作,贾珹识相的不说话了。
再说那钱程,这些日子在京都里面奔走,也知道了背靠大树好乘凉的道理,他入京的时间短,对外祖家又有几分怨愤,匆忙的找个同乡,请他给介绍一个好靠山。
那同乡也算是个人物,就跟他说“宗室诸王眼界高,除非是大商贾,不然他们看不上咱们,那些二等人家,有些时候有心无力,纵然咱们孝敬的不少,可出事儿的时候未必能保住咱们。”
钱程想到荣国府,不住的点头,花了五千两银子没办成事儿,轮到顺天府办理的时候,虽然折了一些蜀锦,但是也算是全须全尾的从这件事里脱身了,和那五千两银子比起来,送给小吏们的蜀锦算不上什么,可见这二等人家真的是指望不上。
“我给你说一家,北静郡王府,他虽然是异姓王,大商贾不会收留,就怕上面注意到他,又比那些二等人家有权势,正是咱们这些小商户能投的主家。”
钱程一想也是,就请同乡引荐,拜见了郡王府的管事,把那个八百两银子买来的清倌人送给了北静郡王,顺利的在京都扎下根。
他带来的那四万两银子的蜀锦,通过北静王府的关系,向几家要省亲的人家推荐,很快销售一空,因为王府管事的提点,把价格往高了报,这一趟下来,除了本钱,路上的抛费,孝敬王府的银钱,自己净赚了三万多的银子,过年之前,在京城里买了一套三进的院子,置办了家具用品,让人回去把妻儿弟弟接过来,打算在京城长久的住下去。
过年期间不说,值得满京都惦记的省亲之事定在了正月十五上元节。
王熙凤大年初四就上门,邀请林黛玉省亲那日去院子几接驾,“贵妃娘娘特意吩咐的,妹妹一定去。”
皇家人面前,别说守孝不守孝的,让你去,你就必须去。林黛玉知道这个道理,提前两天去了荣国府,因为宫里派来的人,正在教导荣国府诸人规矩礼仪,顺便查看院子,如何站位,如何敬献,如何叩拜,都要学会。
这次进荣国府,林黛玉和表妹探春惜春在一处住着,惜春年纪小,问林黛玉的问题都是“芙蓉胖不胖,乖不乖?”又问,“萱儿如今学着认字了吗?”问完好孩子,又问“平日里吃什么用什么,做什么消遣?”
到了贾探春这里,问的问题就变成了“珹大哥哥在家里都做些什么?侯爷在家里都做什么消遣?”
林黛玉就敷衍她,“ 我平日里不出院子,也不常见舅舅和表哥,他们做什么我也不知道。”
这次来一起来接驾的还有史湘云和薛宝钗,薛宝钗端庄贤淑,史湘云舒朗大气,两个人携手而来,薛宝钗说些日常琐事,史湘云三句不离爱哥哥,林黛玉看她们两个,不知道该如何和她们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