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两千册的销售量——这很难被称之为受读者喜爱的作品。然而这个数字从被称为“短篇之王”,一篇就足以让《文艺时代》的销量暴增的小山嘉也口中说出,却不由得让人震惊。
花梨纯不由得愣住了。
“……第一本出版书的成绩给了我当头一棒。当时的我,无论如何也想要卖出更多的书。”小山嘉也缓缓呼出一口气,“也正是因此,我和编辑长起了冲突……”
……
“一味追求文学性根本行不通!”
当年的山田文也握紧了拳头,大声说道,“编辑长,《月刊文学》的方向总是注重艺术性,注重文学性……但在这个时代,要想卖出更多的书,光靠文学性根本不行!要写的是对读者的爱好进行缜密计算的商业!而且推出的手段比的质量更加重要!现在我走的路线就错了!”
“不,文章质量才是最重要的,《月刊文学》的风格也在于此。”编辑长劝说道,“山田先生,我相信你是有作家性的人。创作的过程并不是计算读者心理的过程,而是窥视、剖白自己内心的过程。”
“山田先生的只差一点,只要再加把劲的话,销量自然会……”
编辑长的话就在这时被山田文也打断了。
“……我过去也一直相信着你说的这些话,编辑长。”
山田文也垂下了头,低声说道:“所以,我等了六年。总在想着只要我不断磨练自身,就一定能写出大卖的作品。”
“我一直在等,想着下一次,我的就一定能打动读者。”
“这一次不行,还有下一次,再下一次,再下一次,再下一次……”
山田文也颓然坐在了椅子上,声音也越来越低:“怀抱着这样的期待,我等了六年。直到我的能够成书了,但卖出的册数也只有一点。”
他说:“而我的作家生命,还能有多少个六年呢?”
百叶窗外投射的光线一道道照在山田文也的身上,又在他面前落下浓重的阴影。编辑长看着他的模样,不由得一时失语,抬手掩住了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