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页

形势偏离了孙婺预料。

和袁耀、周瑜这两个不太真诚的人打过交道,孙婺如今长了心眼,不会主动暴露自己的过去。可她没想到,孙尚香却是个难得真诚的。

可能孙尚香当多了妹妹,这一世她很想当姐姐,居然还有一颗迫不及待照顾别人的心。

……行吧,满足她。

于是,孙婺正色道:“那便拜托你了。”

孙婺过分的淡定让孙尚香有些惊讶,但她不曾多想,她单纯地不想再让自己的姐姐继续当女魔头。六十一岁的她对十六岁的孙婺,有着教育感化的责任。

“阿姊,这样……”孙尚香抹去眼泪,又说,“前世的事你不记得,那你也不会知道,兄长攻下会稽之后,会将王朗请去吴郡讲学,到时候我与你一同去听他的课,咱们也学一些仁义之道。”

孙婺:“……不必了吧。”

王朗是三国著名经学家,学识非常渊博,后来还在曹魏当上了司徒,但现在他正在会稽当太守。

让他在吴郡讲学,其实是以前孙婺离开江东前,建议孙策这么做的。在吴郡建立书院、安排人讲学实际上是很奢侈的事情,孙策能够答应,是出于拉拢吴郡士族的需要。

她自己有一颗当女侠的心,所以并不曾去上过什么课,但当时年纪小还不能建功立业的,比如陆逊、陆绩、顾邵、张温,以及他们孙家几个小孩都去了。

上课本身她不抗拒,但要和那么多旧人一起上课,她不太愿意。

孙尚香又教育她说:“你不想去,也得替陆公纪考虑,他总得回吴郡吧?他总得再多学些东西吧?这么小年纪可别不学无术。”

陆绩还身负着当枪手的重任,怎么可能让他不学无术呢。

看孙尚香这般热切,孙婺一时难以拒绝,于是胡说八道:“我也不是不想去,只不过我们俩也没多少学识,但我听说吴郡顾陆两家都是书香门第,一想到课上风头都要给他们两家拿去,我心里就不是滋味……”

然而,听到这里,孙尚香朝孙婺狡黠一笑,露出两个可爱梨涡,“阿姊,你放心,课业我都记得呢!绝不给孙家丢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