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5页

唐残[校对版] 猫疲 1819 字 2023-03-17

而被俘的前朝官属、臣子等政治犯,则依照日常的表现和自新悔过程度,适当的提高待遇放宽外出巡礼和报告的限制;像是早早就写了自白书和反省回忆录的积极分子,允许与家人定期团聚或是探视。已经获得宽赦的,则是扩大限制活动的区域。

此外与之相对应的另一大群体,则是那些旧日官军所属。主要是针对普通官兵和底层军校,除了表现调整监管地之外,给予一批申请阵前校赎以为脱罪的名额……反正就算是大赦天下,也要分作三六九等的细化处理,断不能按照后世那些官僚怠政的心思搞成一刀切才是。

不然,就像是后世“不吃狗肉代表文明”“涉外无小事”“外国留学生数量代表学校质量”“”那样,鬼知道会被这些官僚体系中人,有意无意的借机牟利和徇私,最后弄成什么样奇葩的花样和玩意来。

最后,在众目所注之下呈现上来的印玺模具模板上,周淮安写下来一个大大的黑体楚字。楚王,没错,就是楚王,这将会是他日后用上一段的尊号。使用“楚”王号理由也很简单,自古以来历朝历代统治者的尊号当中也有三六九等的差别。

最为古老和显赫的,无疑就是夏商周秦汉这些上古朝代了;然后是作为其间天下盟主的齐宋秦晋等春秋五霸和赵魏韩燕楚等战国七雄的国号;然后才是郑、鲁、吴等诸多地方性的诸侯小霸。除此之外,就是以发源的龙兴之地和爵号为朝代。

比如,唐高祖李渊本事就是北周、隋朝世袭八柱国之义的唐国公;而他起兵争夺天下的太原府,又是上古周成王封分少弟叔虞为唐侯的诸侯领地所在;建有专门祭祀的晋祠流传至今。因此,从天命讳蔵上说李氏以唐为国号,正当其时云云。

而太平军兴于岭外,却是奠基于湖南而以江陵、襄阳为多年二元首府,所领的地方也绝大多数囊括了昔日楚国全盛时期的全境;因此取王号为“楚”其实在内部并没有什么争议和多少异见之类的。

“我本楚蛮夷者,入关方得天下呼?”

这一刻,周淮安却是突然想起了后世一句网络段子,而对着在场文武意味深长地说道:

然而,身边还有人比他反应得更快的,却是督学兼督府赞记丘宦出列拱手赞叹道:

“美哉,壮载,昔日(汉)高祖与霸王相约,先入关中者王,此非正应天时呼……”

第911章 烽火昼连光(二)

既然已经称王建制,那相应大都督府的架构和名称也要有所变化和调整。在整体编制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十三判曹升格为十三分司,主官依旧称判事,佐副为左右判;各曹主官则为的参军、左右参,各科负责人则为相应的主事、从事职衔;分别隶属于政务官的初阶和事务官的中阶。

就此形成大都督府内判司——分曹——科房三级直属部门体系,在科房以下又按照需要别设有若干临时性的小组,以抽调人员完成短期或是中期内的业务需要。除此之外又有若干局、所、院、监、署等,低于判司或是分曹的附属小部门,负责人称为从事或是官正,以掌握特定领域的庶务和技术。

通常情况下,十三判司长官外加特定人选组成的定期政务联席会议,以及相应部门组合沟通协调的日常碰头会,就足以决定管辖下的大多数相关事务。只有政策、方针、指导性质的内容和重大事项的运作,才会交付到周淮安的面前来,由相应的三参团组负责审核,再归总于周淮安最终批复刊行。

其中能够参加的特定人选,就是以所在部门本职加左右参议、左右参政四级头衔,而得以参加相应议题的表决资格;区别的是前者只有表决权和异议权,而后者更拥有提案权。类似于过去历代朝廷的录尚书事、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三品、同平章军国事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