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是绝难以相信这帮因纳得立是来打仗的,几乎所有人都以为这些人是从因纳得立来的商团,只是又说不清楚来做生意的人为什么要给他们那么大的实惠——要知道杜塔塔城内的食物是绝没有这么便宜的,或者说,阿德勒领地内,全境都找不出这种两个铜币就能吃饱又吃好的美事。
对于普遍长期营养不良、胃已经饿小的贫民窟住户来说,三两粉一碗的粉条加上滋味充足的浓汤,已经足够让人们体验到饱食的滋味……土豆虽然也能混个肚饱,可那种只有淡淡盐味的土豆泥、土豆饼,和吃到正经粮食的满足感还是差太多了。
猜测争论了半天,仍旧没有人能拿得出可信的结论来。
一位年纪最大的老皮具匠人把打好钉扣的皮带挂在身旁的木头架子上,拍着手道:“别瞎猜了,有那么一顿好吃的,碰上了就是运气,其它的就别多想了,安安稳稳过日子最重要。”
院内外,参与讨论或只是纯粹旁听的众多本地住户,瞬时一静。
有个蹲在门口的小男孩口无遮拦地道:“约克爷爷,你是说那种粉条吃不到第二次了吗?”
皮具匠人老约克嘴角拉了拉,没有应答,从手边的垫子上扯下来一条皮带,继续往上面打孔、装钉扣。
小男孩还想问什么,旁边有个更大点儿的小孩捅了下他的胳臂。
小男孩先是困惑回头,随后猛然瞪大眼睛。
坐在院子门槛上绞麻线的妇人神色微变,连忙起身,一手抓住一个半大孩子,连自己带着两个小孩全抢身进了院内。
站在院门口听别人闲扯议论的住户,也纷纷快步往自己家里走。
巷子里的人们纷纷避让之际,一群从城内出来的人,大摇大摆地走进小巷。
这群人全是青壮,穿着皮鞋,戴着小帽,衣服的料子和剪裁虽然很一般,但已经足够看出与贫民窟住户的差距——贫民窟的住户大部分人只有木底拖鞋和灯芯草编的草鞋可穿,衣物上也总是会有洗不掉的污垢和补丁。
这帮明显与贫民窟住户有差距的青壮年经过皮具匠人小院时,其中一人抬脚踩到妇人刚才坐过的门槛上,摘下小帽扇着风,随意到近乎无礼地冲院内盘坐着做活计的手艺人嚷嚷:“喂,老头,早上是不是有帮人在这附近做生意?”
第342章 战前准备(二)
院内的皮具匠人,以一种麻木而呆板的表情看着这群帮派成员。
没有人敢摇头,胆子最大的也只是错开视线。
已经有四十多近五十岁、在这个异界算得上是老人的老约克,硬着头皮与那问话的帮派小头领对视了数秒,僵硬地点了头,颤巍巍地开口:“是的……那些、那些因纳得立人,在南面空地那边。”
他不说也会有人说,还会给这座院子里的皮具匠人们惹来麻烦……这帮人没有借口时都要来白拿条皮带、强拿个皮包,又何况是有借口呢。
帮派小头领嗤笑了下,也不知道是“欣赏”老约克的识趣还是遗憾没有借口捞点外快,挥了下手,带着人大摇大摆离开。
被邻居家的妇人拉进院内的小男孩,后怕地看着那群凶恶的大人离开,又眼睁睁地看着院内的大人们再也没了之前热烈讨论的兴趣,一个个都变得沉默起来。
他似乎懵懵懂懂地、隐隐约约地有些明白,为什么约克爷爷会说那种又好吃、家里又买得起的粉条,只能吃到一次了。
正紧张地安排着安抚贫民窟住户工作的米娅女士,在半小时后得知本地帮派找上来的消息。
“果然来了啊。”偷闲喘口气的米娅女士,感慨地道。
这种所谓的本地帮派,米娅很熟……在她的家乡卡摩尔镇,两大家族分治下的工会,性质就和本地帮派差不多。
上万织户、数万织工把管着工会的两大家族养成了规模接近于乡下贵族的“庞然大物”,足足有三、四十万常住住户的贫民窟和城内的大量平民,能“养活”的帮派规模就更夸张。
曾经当过会所打手的班也情绪复杂地在旁边感叹:“落后地区的特色产物、懒政滋生的底层寄生虫……赵姐女士的形容真的非常生动。”
贵族老爷们是没有什么兴趣去管理那些又没有多少油水又麻烦的底层穷人的,城内城外都如此;杜塔塔城里一些自以为高傲的、可以俯瞰贫民窟住户的普通平民,在贵族老爷们眼里其实和城外的穷鬼是一样的生物。
不仅仅是杜塔塔城,曾经的因纳得立也一样——像是地球上的街道办、基层单位负责的工作,全给当时的市政厅仍给了帮派分子负责;包括保持主要街道的清洁、处理城内生活垃圾、维护城内下水管道、维持平民街区的基本秩序……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