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第 37 章

“我听说你还向奉孝借了三十万石粮食?”

荀彧点头。郭嘉开口借的,荀彧当天就开仓借了出去。

荀衍道:“刘公子的计谋不高。他想将咱们的粮送给百姓,好叫无人去五斗教存粮。可他没想过,万一五斗教的人也扮作百姓到他那里存粮,岂非白白将粮食全拿了?”

荀彧眉头紧锁。他老早看到这个问题了。不过他相信奉孝肯定也看到了。都看到了还来借粮,郭嘉定然有他的想法的吧。

荀衍叹口气:“你还是那般信赖奉孝。我只恐他误了你。”

荀彧不答。他只恐底下满嘴跑火车的刘辨误了郭嘉。

刘辨热情地同会员们介绍:“你们若担心一个月后我跑了,不要紧。城北有个姓郭的商人,他想买你们的粮票。不过此刻卖出去的话,连本带息估计只能换到二十斤。”

一斗米近三十斤,交半斗米就是交十五斤,交完得到粮票立马能换成二十斤,怎么着还是划算的。

登时全城百姓城西城北两头跑。城西存十五斤,半个时辰跑到城北立马换成二十斤。比勤勤恳恳种田容易多了。

拿了米的百姓欢欣鼓舞。没拿到米的五斗教首暴躁如雷。

教首张燕提起大槊就要去把刘辨的场子给砸咯。

教中不乏出谋划策之辈,给教首出主意:“咱们也去换。十五斤换二十斤,索性便宜咱们。待得把姓刘的小子的米全收了,颍川又是本教的天下。”

张燕觉得有理。转念一想,理还不够。十五斤换二十斤,怎比得二十斤换三十斤划算。

张教首吩咐下去:“你们到北城设点,就用二十一斤米换他们的粮票。到时非把他们的存粮挤兑空了不可。”

底下出主意的担心:“万一一个月后他们还不起粮……”

“他们背后不是荀家嘛?灭掉荀家的威风老子不怕出点粮!何况荀家读圣贤书你还怕他赖账?”五斗米教势力再大,总给荀家压一头。张燕早就看荀家不顺眼了。又吩咐下去:“你们把消息往外传,就说荀家开仓放的粮。”

张燕把消息一传,正好着了刘辨的道。人们听得是荀家放的粮,更不怕粮票换不回米粮。从早到晚前来入会的人都快把西市的青石地踏碎。

另一头,张燕自设的换粮点则在城西截胡,用二十一斤米的兑率把众人手里的粮票全兑了去。

个把月的功夫,刘辨足足收了十万石粮食。

事实上十万石里有八万是从五斗米教的库房捞的。许多颍阴的居民贪图小利,根本等不及月后翻倍。他们刚存完粮,转手就把票据卖给张燕换新粮。张燕手里攥着八万石粮票等到月底,寻驾牛车载着所有的粮票,浩浩荡荡地前往荀府门口要兑换成十六万石。

半斗米教主刘辨乐呵乐呵:“对不起,换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