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第 38 章

“换不了?没想到堂堂荀家也敢赖账。”

五斗米教一行人在大街上吆喝,引得城里的百姓纷纷堆积到荀府门口围观。府中的荀衍坐不住了。再不出来主持,只怕家门的招牌都要被踩个稀巴烂。

荀三哥没有别的法子。文若做的主给郭嘉借粮,郭嘉又纵容着刘辨弄什么条子。到头来还得荀家把还不起粮的口子堵上。是以荀三哥已经提前三天从外地调来粮食,把荀府的粮仓填得满满的,就等放粮。

谁叫家里有个胳膊往外拐的弟弟呢!

荀衍把气全撒在食物链的顶端刘辨身上,怒目而视:“刘先生以后还是不要到颍阴县来了。”

刘辨撇撇嘴:“荀三哥急着放粮,要当慈善家么?我好容易断了五斗米教的粮源,你倒好,又给补上了。”

“你既答应了别人,就该守信。你顶着我荀府的名头行事,我自不能叫你污了家门清白!”

刘辨笑道:“这便是你们荀家纵容五斗米教行恶的理由?以荀家在地方的势力,强取豪夺、杀人越货,十个五斗米都不是你们对手。你们却坐视它日渐壮大,鱼肉百姓。你们好意思说清白?”

“照刘先生的意思,朝廷的律法不必守了,欠债还钱的天理也不必从了!”荀衍气得牙痒痒,呼道:“来人,放粮。”

对面领着一应人众前来讨债的张燕笑吟吟:“看看看看,这才是大世家的风范。”

说归说,张燕的心底还是有点小遗憾的。遗憾的是没能给荀家戴顶道貌岸然的帽子。

刘辨冷眼看着张燕和荀衍,忽道:“你们都说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谁欠谁的债,有何凭据?”

张燕指着身手满满一车的存粮条:“这些就是凭证。”

“张教主可识字?”

“白纸黑字,清清楚楚。上面还有你的签字和手印,还想赖掉不成?”能当教主好歹识得几个方块,张燕随手抄起张纸,存条的内容千篇一律,他都能背下来了:“于半斗米教存粮半斗,月后凭此书得粮一斗。”

“张教主你别光背不看啊。看看。”

张燕这才往往纸条上看去。但见写的是:“西村王二狗于半斗米教存粮半斗,月后凭此书得粮一斗。仅限本人领取。”

书契里什么时候多出“西村王二狗”和“仅限本人领取”的?

张燕再抄起其余的书契看。果不其然,张张都写着存粮人的姓名和仅限本人领取。

荀衍有些见识。彼时军中有密信隐字的做法。即以卤水在纸上写字,风干以后,字迹消失。待得放在火上蒸烤,字迹才显现出来。可卤水写成的字,跟寻常字有很大不同。拿来作书契唬人是唬不住的。

张燕手中的书契字迹大小和笔墨都并无差异,显然是用同一种材质的笔触写就。这种笔触又不是毛笔。字的比划细小干瘦,绝非毛笔能比。

刘辨从腰间抽出支铅笔:“全凭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