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世间真的有神明(或者魔鬼)存在,而且他们现在正站在德国人那边,那么这场战争……”

看着窗户外阴霾的天空,丘吉尔揉了自己的太阳穴,头痛无比。

张伯伦因为绥靖政策背负了一堆的骂名而下台,但丘吉尔明白他有些冤枉了。在1935年取代工党上台的保守党领袖张伯伦,上台之后就努力地让英国恢复工业化,恢复国家的军工实力。一战之后大英帝国的国力下降极为严重,《华盛顿海军条约》的签定,对大英帝国造船业、钢铁行业、军工行业的伤害非常地深。

一战前,大英帝国最巅峰时,国内的船厂可以有十一条战列舰同时建造。而到了现在,连同时开工四五条战列舰都大成问题。大英帝国的传统强项火炮制造方面,大英帝国空有技术却没有配套的设备——因为在十五年的海军假日里,那些工厂设备都因为拿不到订单而关门“淘汰”了。

张伯伦上台就是努力地在恢复这些东西,但是时间还不够,而中国干涉战争的暴发,更严重影响英国恢复工业化的进程。丘吉尔想到了半个月前英国和美国达成的一个技术交换协议,就是英国政府通过和美国进行技术交换的方式,获得美国十六英寸的k7舰炮的制造技术。英国不是不能单独开发自己的十六英寸火炮的技术,只是这需要时间。二战前各个海军强国中,十五年的“海军假日”,放马南山的恶果对英国影响是最深的。为了“节省军费”,一战后国力大减的英国在这方面的科研投入大减,方才造成了今天的恶果。

当过海军部长,对技术理解很深的丘吉尔,同样也不认为被《凡尔赛条约》的枷锁束缚了十几年的德国,居然能在短时间内赶上英国,然后造出那两艘“妖孽”一般的战舰。沙恩两舰进行设计时,英国方面就得到不少关于德国人在设计战舰传出的面临各种“窘境”的笑话,最后居然到了要请意大利人的帮忙才能完成设计。

“我不相信,这么糟糕的情况下,德国人怎么可能造出那么可怕的战舰?”

这才是丘吉尔逐渐开始怀疑有“非人类”的力量在帮助德国的原因。

第247章 魔改的大和和蠢蠢欲动的日本

自从1939年起,大和号战列舰开始在广岛县吴市的吴海军工厂铺设龙骨之后,崇仁天皇就成了这里的常客。

十二月九日这天,崇仁天皇再度来到吴海军工厂。

大和号战列舰从建造起,日本人就对其进行了严格的保密措施。比起被英法严密监视的德国,相对“自闭”的日本在保密工作上做得完善得多。

为了保持机密,吴海军工厂周围,所有在能俯视造船厂的地方都加上围板。而为了禁止外人知道船坞中军舰的长度,就连船坞上也加上屋顶,亦在周围加上经干燥过的和棕榈树叶。从事建造的人身份被严密调查,向非直接相关人员只提供最低限度的情报,而造船所本身亦执行着严谨的机密管制。至于船坞附近的山上,亦有宪兵驻守。

由于受到中国战争的影响,大和号战列舰并不象历史上是1937就年开工,其足足拖到1938年的最后的几个月才开工,主要的原因还是经济问题。

不过自从李华梅以大和抚子的身份出现在的天皇的面前后,大和号的筹建工作就以井喷的速度飞快开始。

在李华梅的引诱下,日本海军和天皇皆下定决心,哪怕是砸锅卖铁也要把大和号战列舰造出来。而李华梅的到来,更为大和号战列舰的建造,增添了一件前所未有的全新技术——舰身一体化。